产后便秘是常见的产后并发症之一,不仅给产妇带来痛苦、减慢身体恢复的速度;也可能影响乳汁的分泌、增加母乳喂养的压力。如何预防和处理产后便秘?在这篇文章中试管百科网将解答妈妈们关于产后便秘的困惑。
如果排便次数减少(一周内排便次数少于3次),并伴有排便困难、大便干燥,则可诊断为便秘。
产后便秘是指产妇产后恢复正常饮食后出现数天迷惑不解或排便次数减少、排便困难、大便干燥等情况,多为功能性便秘。有调查显示坐月子便秘的发生率高达40%、为什么产后便秘的发病率这么高?
产后便秘高发原因分析
1.物理因素
盆底肌肉和腹壁松弛是产后便秘的主要原因。
妊娠期胎儿体积逐渐增大会对腹壁和盆底肌肉造成一定的压迫;分娩时产道扩张也使盆底肌纤维因不同程度的牵拉而松弛。在这两个因素的影响下肛门和直肠肌肉不协调,导致产妇不能排便、排便困难。
胃肠功能下降、肠蠕动减慢容易导致大便干结。
产后1-2周胃酸分泌减少、胃肠肌张力和蠕动减弱。如果产妇长期卧床肠道蠕动缓慢会导致粪便水吸收过多和干结、并增加排便困难。
伤口疼痛、痔疮等影响排便。
由于伤口尚未恢复疼痛强烈、不少产妇因伤口开裂不敢大便导致便秘。
2.饮食因素
饮食结构不合理也是产后便秘的重要原因。受传统观念影响坐月子习俗对产妇饮食有较多限制。
如果产妇产后立即进食高热量、高脂肪食物容易增加胃肠负担进而引起便秘。还有一些产妇很少吃或不吃水果蔬菜,担心性味凉凉、但这会导致纤维摄入不足增加产后便秘的风险。
一些没有母乳喂养意愿的妈妈担心乳汁肿胀会刻意限制水分摄入;而分娩时大量出汗和产后产褥期汗液的排出会使体内水分流失较多,肠道水分减少使大便干燥就会导致便秘。
3.活动因素
产妇因伤口疼痛、身体虚弱等原因、缺乏活动很容易导致便秘。
4.环境因素
有些人的排便反射需要特定的环境刺激。对于产后不熟悉的医院环境部分产妇会因排便反射受到抑制而便秘。
5.心理因素
产后心理压力大、精神紧张、焦虑、抑郁、愤怒或情绪长期低落也会影响排便规律。
如果产后便秘得不到及时缓解会加重产妇的生理和心理负担,减慢身体恢复的速度、严重的还可能引起肝肠疾病、子宫脱垂增加产后抑郁的风险。因此产后便秘应及时干预调整减少对身体的伤害。
干预产后便秘可以这样做:
饮食方面
1.及时补充水分。
由于产褥期汗液的排出和产后泌乳的需要,产妇要及时补充水分。建议每次补充水分300-350毫升、每天补充2000-3000毫升。
此外应适当增加流质食物的补充,如瘦肉汤、米汤、山药瘦肉粥、红豆薏仁粥、燕麦粥等。
2、合理膳食,注意蔬菜水果的补充。
保证充足的膳食纤维补充可促进肠道蠕动、改善肠道微生物环境、对预防和改善产后便秘有重要作用。
产妇每天应补充水果200-350克、蔬菜300-500克、以深色果蔬为主,占总补充量的1/2-2/3。
此外,适当补充酸奶可增加肠道促进肠道菌群平衡;还能促进机体的消化吸收。
3.避免油腻、高糖食物。
产后肠道功能尚未恢复。过早食用油腻、高糖食物,容易增加身体消化负担,增加患乳腺炎、肠胃胀气的风险,影响产后身体的恢复进度。
运动方面:
一般来说自然分娩后2-3天、剖宫产后3-5天可进行凯格尔运动。凯格尔运动可以有节奏地收缩盆底肌肉、唤醒盆底受伤的神经肌肉,逐渐增加其弹性和肌力、改善血液循环、最终促进盆底肌肉功能恢复正常。
一:收缩盆底肌肉时尽量保持腹肌放松;
二:是通过提肛加强盆腹肌力,提肛的正确方法是排空尿液后采用坐位、站位、卧位,进行肛门收缩和放松的循环训练,可分别持续10秒,每次10分钟、每天安排训练2-3次。
凯格尔运动不仅能增强盆底肌肉和腹壁肌肉的力量,还能增强盆腔和腹肌的协调性、有效促进产后身体的恢复,明显改善产后便秘和尿失禁。
药物援助
如果母体伤口恢复缓慢疼痛强烈、可辅助开塞露治疗避免对伤口产生更大刺激。此外长期便秘的朋友可以服用乳果糖、小麦纤维素等药物辅助;并注意日常饮食应增加高膳食纤维食物和水的补充、逐步减少药物的使用,最终养成自主排便的习惯。
心理调适
不良情绪也容易增加便秘的风险。
研究证明抑郁症的严重程度与功能性便秘密切相关。产后抑郁会增加功能性便秘患者盆底肌肉的张力和直肠肛门收缩的发生率导致便秘。
因此产妇要懂得及时释放情绪,多与家人、朋友、专业人士沟通及时自我调节、减少或避免不良情绪的发生和积累。
如果真的出现产后抑郁症状应及时就诊进行干预治疗避免造成更大危害。准妈妈们照顾孩子的第一步就是爱护自己的身体。
(责任编辑:试管百科:www.imoviesky.com)产后便秘高发的原因,这样做可以干预产后便秘:https://www.imoviesky.com/yerbaike/3748.html
试管百科:https://www.imoviesky.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